博彩平台

小包裹里藏着山区新生活 温州永嘉客货邮铺就乡村全面振兴路

小包裹里藏着山区新生活 温州永嘉客货邮铺就乡村全面振兴路

2025年08月06日    中国邮政快递报

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层叠的群山中,挂着“客货邮”标识的城乡客运班车正沿着蜿蜒山路穿梭。车窗外是连绵绿意,车厢里除了载着出行的村民,还码着各色快递包裹——这些曾让山里人等上一周的远方物件,如今乘坐客车,6小时就能从县城送到山坳里的家。这场始于客运班车的“物流革命”,正让永嘉的乡村焕发新活力。

客车变“快递员”

破解山区配送难题

“以前去镇上取快件,来回要走2小时山路,遇上下雨天路更难走。”永嘉县芙蓉村村民陈美雅守着村里的便民服务站,看着刚卸下的包裹感慨道。作为服务站的管理员,她最清楚物流变化带来的便利:“现在每天都有班车送件,村民买的洗衣机、衣服、奶粉,只要到了县城,当天就能送到村里。”

永嘉山区村落分散,曾因“路难走、运不起”陷入物流困局。为破解这一难题,永嘉邮政管理局(以下简称“永嘉局”)联合县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盘活现有客运资源,将127条农村客运班线与快递派送需求结合,投放145辆客货邮定制车辆,开通33条融合线路,形成覆盖8个山区乡镇、187个建制村的服务网络。如今,快递包裹搭上客运班车“定时、定点、定线”配送,让山里的配送时效从“一周一达”跃升至“每日一达”,日均3000件包裹顺畅流转。

数字技术的加入更让物流“加速度”。“农客达”数字化平台上线后,村民在手机上就能查物流、约寄件;今年4月投用的新能源无人配送车,每天早晚穿梭在岩头镇,一次能装800多件包裹。“以前人工送货要绕山路,现在无人车按最优路线跑,效率提高了1倍。”负责调度的邮政员工说。这些创新实践让永嘉“客货同网”模式入选全国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包裹连产销

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

物流通了,不仅是“货能进”,更让“货能出”有了底气。

在永嘉县鹤盛镇南陈村,农户周大姐正把刚蒸好的麦饼装进真空包装,交给客运班车托运。她说:“以前麦饼只能在镇上卖,现在通过电商下单,班车当天就能送到县城快递点,杭州、上海的客人都能尝到。”

依托客货邮网络,永嘉打通农产品“产、供、运、销”全链条。当地与村集体合作,为手工加工企业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解决3万多名来料加工从业者的送货难题,让残疾人、留守妇女等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数据显示,这一模式为来料加工产业降低物流成本近30%,2024年带动助农营收1400万元。

旅游景点也因物流增添了活力。在网红打卡点苍坡古村,新设的“旅游+物流”服务点既能寄存游客行李,又能帮村民寄售农特产。“去年游客买的番薯枣、早香柚,通过班车运出去7.6万件,客运企业也增收近75万元。”坡古村村支书算起收益账,眼里满是笑意。如今,永嘉特产通过高铁站、公交场站的代销点走向全国,真正实现从“卖得了”到“卖得好”的跨越。

末端暖心

服务跟着村民需求走

“以前在田里干活,总错过快递员送件。”鹤阳村村民谢大叔对着智能快递柜输入取件码,柜门弹开的瞬间,他拿起儿子从城里寄来的降压药。“现在有了这柜子,24小时都能取,再也不用特意等快递员了。”谢大叔说。

这是永嘉完善末端服务的一个缩影。为解决村民农忙时取件难的问题,永嘉局联合岩头邮政网点推进智能快递柜进村,在村口、服务站等点位安装设备,让“随时取件”成为现实。这些智能快递柜不仅提高派件效率,还减轻了末端服务站压力,成了乡村物流的“贴心助手”。

从搭载包裹的绿色客车,到穿梭街巷的无人配送车,再到悄然竖立的智能快递柜,永嘉的乡村物流网络正变得更加高效、智能和人性化。小小的包裹,一头连着山里,一头牵着山外,传递着亲情,也承载着乡村不断迸发的新活力。

随着客货邮模式不断深化,永嘉的乡村物流正从“通得了”向“通得好”迈进。这些流动的包裹,就像乡村全面振兴的“毛细血管”,正带着山区群众奔向更便利、更红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