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平台

丹阳快递助力小眼镜撬动大市场

丹阳快递助力小眼镜撬动大市场

2025年08月12日    中国邮政快递报

在长江下游的江南沃土上,丹阳这座人口不足百万的县级市,正改写着全球眼镜产业版图:年产镜片超4亿副,占全国生产总量的70%、全球生产总量的50%。近年来,快递助力丹阳眼镜产业开拓全球市场,全世界每两位佩戴眼镜的人中就有一人使用丹阳制造的镜片,这座江南小城用数据讲述着“小城大业”的产业传奇。

制造业与快递业“手拉手”发展

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江苏丹阳处于中上游。2024年镇江市丹阳以1561.1亿元的GDP规模位列全国“千亿县”第二十四位,在镇江市经济版图中占据28%的比重,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丹阳第二产业增加值达801.7亿元,同比增长6.2%,占丹阳GDP总量的51%,制造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建设的贡献尤为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丹阳当地创新实施“快递+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快递体系与产业生态的深度耦合,推动眼镜、汽配等特色产业突破地域限制,产品远销国内外。

丹阳市快递业务数据印证了产业联动的效果:2019年,丹阳快递业务量刚过6000万件,随后几年业务量逐年上升,2023年突破1亿件,2024年增长至1.43亿件,2024年快递业务量较2019年增长115%,占镇江市快递业务总量的30%。2025年,丹阳快递业务增长势头依旧迅猛,仅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就已接近8000万件,超越2019全年水平。这种爆发式增长不仅折射出制造业的旺盛需求,更凸显现代快递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目前,丹阳已形成“制造业为体、快递物流业为翼”的发展范式,第二产业占比过半的产业结构,搭配年均17%的快递业务增速,印证了“产业强则县域强”的发展逻辑。

作为县级市,丹阳人口不足百万,却以全球最大的眼镜镜片生产基地闻名,工业属性显著。当地眼镜等特色产业优势直接推动当地快递业务量呈现阶梯式跨越增长,2019年丹阳月均快递业务量仅550万件,此后每年基本以百万件增量攀升,至2024年月均业务量已接近1200万件,实现翻倍增长。

从月度数据来看,丹阳快递业务量呈现“双峰一谷”特征,除春节期间自然回落外,其他月份快递业务量整体波动性较小,通常在“618”“双11”大促期间形成全年高峰。2024年6至12月,丹阳月快递业务量均超1200万件,最高峰超过1350万件。值得关注的是,2021至2024年,每年丹阳月均快递量始终高于2019年11月峰值(724万件),即便2024年春节淡季也远超该历史高位,彰显丹阳快递业务规模扩张速度之快。

生产线与分拣线“零时差”衔接

这一成就得益于当地寄递企业与制造企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快递进厂”模式,生产线直连快递分拣线,实现了厂区内生产与发货的“神同步”。2024年丹阳眼镜寄递量超3000万件,眼镜快件在丹阳全部快递业务量中的占比为24%,同比增长42.3%,支撑制造业产值180亿元。

通过“快递进厂”模式创新,快递企业的服务已从眼镜销售端向生产端渗透,驻厂模式实现生产与发货无缝衔接,可降低企业仓储成本,大幅缩短订单响应时间。在丹阳,快递小哥走进眼镜生产线末端实时动态发货,车间内,镜片刚下线便由驻厂快递员贴单集包、装车发运,飞速发往全国各地。

2025年上半年,丹阳快递业务量近8000万件,月均业务量1300万件左右,同比增长19%,增长势头持续强劲。驻厂模式不仅推动快递企业深度嵌入眼镜产业链,提供的定制化供应链服务,还能满足制造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助力丹阳眼镜产业突破“低价内卷”困局,向高精度、高附加值领域转型。2025年前4月,丹阳眼镜出口额达17.16亿元,同比增长4.3%,跨境电商爆发增长,定制化镜片、功能性镜片等高附加值产品加速出海。

丹阳眼镜通过“快递进厂”模式,不仅提升了快递业务量,还带动了整个制造业的产值增长。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丹阳快递与制造业的融合将更加深入。目前,眼镜产业与快递业的深度融合正构建起一个产业共生体,制造业升级催生出多样化的产品需求,智能快递网络则更快、更优地将定制镜片送达全球消费者手中。这种协同模式不仅推动丹阳眼镜产业从“规模领先”向“价值增长”跃迁,更重塑着全球眼镜产业的竞争格局。未来,随着“快递进厂”模式向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领域深化,这座江南小城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书写属于中国制造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