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所谓封关,是将海南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全岛封关后,海南岛内进口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享惠主体将进一步扩大。这一重大举措,对于跨境电商会有怎样的影响?
如何改写贸易逻辑
据悉,“一线”放开,就是将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作为“一线”,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管住,就是将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作为“二线”,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岛内自由,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自贸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涛表示,在封关运作后,海南与境外的关系是“一线”,这个境外,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海南制定两张目录,一是禁限类清单(即禁止、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清单),清单外的货物、物品可自由进出;二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也称为零关税负面清单),目录外货物进入自由贸易港免征进口关税。
“对于中国境外而言,海南封关运作后,很多商品可以零关税进入海南。但在这个开放的前提下,海南是有禁限类清单、零关税负面清单的,有的商品禁止、限制进入,有的商品进来后依然征关税。”于涛说,对于“二线”管住,零关税进入海南的商品,不能流入内地,或者进入内地时要重新征收关税。
政策释放哪些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现阶段封关政策措施,并将于全岛封关之日起施行:一是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二是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三是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四是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保障各项开放政策平稳落地。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周密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贸港的先天条件决定了海南更适合发展跨境电商。海南自由贸易港内诸如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创新举措,都与跨境电商发展非常契合。
“零关税”是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举措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成本减负。在海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张春生看来,海南全岛封关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这将大幅降低跨境电商企业合规成本,原先需单独申请的3C电子产品、轻工类商品将享惠。届时,企业可灵活调整SKU(库存单位),如东南亚热门的美妆个护、智能家居类新品可快速引入海南仓储;海外品牌可将海南作为亚太分拨中心,利用负面清单管理实现多品类备货。
海南商免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侯鹏认为,进口商品可依托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税收政策,达成“保税仓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联动,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同时,离岛免税政策与跨境电商协同,有望探索“前店后仓”新模式,吸引国际品牌将亚太分拨中心落户海南,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跨境供应链枢纽。
产业格局怎样重塑
在政策红利的提前释放下,海南跨境电商已显现增长活力,产业格局正迎来重塑契机。据海口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海口美兰机场口岸跨境电商“9610”出口货值7.34亿元,同比增长46%。翼云跨境物流(海南)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陈一波介绍,和去年相比,今年Temu、SHEIN、速卖通和亚马逊等主流电商平台出口的货物类型向轻量化结构转变,订单数量大幅增加。
企业也已提前布局。跨境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优壹于2021年6月成立优骋电子商务(海南)有限公司,享受海南自贸港相关优惠政策。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海南零关税商品比内地保税仓便宜,可能会分流部分内地保税仓的订单。此外,海南跨境电商企业占比不足一半,物流配套、人才储备与内地发达城市存在差距。
这些挑战正通过差异化发展和政策扶持逐步化解。西南证券研报称,“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意味着海南将在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海南自贸港封关之后,免税购物、跨境金融、国际航运等领域有望迎来投资机遇。对于跨境电商,下半场“海南机遇”不容缺席。